新聞中心Info
合作客戶/
拜耳公司 |
同濟大學 |
聯合大學 |
美國保潔 |
美國強生 |
瑞士羅氏 |
相關新聞Info
推薦新聞Info
-
> 基于表面張力等工藝參數控制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浸膠量
> 混合型生物洗油菌發(fā)酵上清液的表面張力值測定(三)
> 混合型生物洗油菌發(fā)酵上清液的表面張力值測定(二)
> 混合型生物洗油菌發(fā)酵上清液的表面張力值測定(一)
> 表面張力對乙醇液滴沖擊過冷水平壁面的鋪展動力學行為的影響(三)
> 表面張力對乙醇液滴沖擊過冷水平壁面的鋪展動力學行為的影響(二)
> 表面張力對乙醇液滴沖擊過冷水平壁面的鋪展動力學行為的影響(一)
> 接觸角遲滯時氣~液界面張力的溫度敏感性對液滴蒸發(fā)過程的影響——結果分析、結論
> 接觸角遲滯時氣~液界面張力的溫度敏感性對液滴蒸發(fā)過程的影響——理論模型及計算方法
> 接觸角遲滯時氣~液界面張力的溫度敏感性對液滴蒸發(fā)過程的影響——引言
表面活性劑對液滴在靶標表面潤濕粘附行為的影響機制及調控
來源:張晨輝 瀏覽 724 次 發(fā)布時間:2022-12-12
【摘要】:潤濕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象,在諸多方面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,尤其是農業(yè)領域。農藥藥液在作物葉片表面潤濕鋪展,從而實現農藥有效成分的滲透和傳遞,使作物免受有害生物的侵襲。但是,農藥及其代謝物具有生物毒性,且易殘留于農產品表面,因而需限制其用量。資料顯示,我國農藥利用率為36.6%,大量藥液在葉片表面或聚并流失,或彈跳滾落,并在大氣、土壤和水環(huán)境中富集,嚴重危害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安全。因此,實現農藥液滴在作物表面的有效潤濕,是減少農藥用量的關鍵因素。本文通過研究不同靶標固體的界面結構特性,探討了表面活性劑分子結構、濃度等對靶標表面潤濕粘附行為的影響規(guī)律及作用機制,以此為基礎,制備得到高附著高潤濕的水基型和油基型農藥增效助劑,實現了表面活性劑對潤濕粘附過程的有效調控,提高藥液在植物葉片上附著,減少農藥用量。
研究了非離子表面活性劑Triton X-100在5種光滑固體表面潤濕粘附行為,發(fā)現其潤濕狀態(tài)符合Young方程。表面活性劑分子在固-液界面吸附的驅動力主要為疏水相互作用、靜電相互作用及Lifshitz-van der Waals作用力,其吸附量與固體表面自由能及分量有關。當液滴與固體表面無限接近過程中,粘附力的突躍值隨濃度增加而升高,原因為表面活性劑分子向固體表面前體水膜中遷移,同時表明液滴更易粘附于固體表面。表面活性劑間的協同或拮抗作用對潤濕粘附過程也有重要影響。利用座滴法研究了非離子表面活性劑Triton X-100在植物葉片表面接觸角,考察濃度對接觸角、粘附張力、固-液界面張力及潤濕狀態(tài)影響。通過對比三種不同分子結構表面活性劑,發(fā)現Triton X-100提升潤濕粘附能力最強,SDS次之,DTAB最差。
由于植物葉片表面粗糙,在低濃度下,表面活性劑分子在氣-液界面和固-液界面吸附量相似,形成了不飽和吸附層,接觸角保持不變,其潤濕狀態(tài)為Cassie-Baxter狀態(tài);當濃度進一步增加,液滴突破葉片表面三維立體結構中存在的釘扎效應,取代空氣層而處于Wenzel狀態(tài),接觸角陡降。在小麥葉片表面,當濃度超過CMC時,表面活性劑分子在氣-液界面和固-液界面形成飽和吸附層,并產生毛細管效應,使溶液在葉片三維立體結構中產生半滲透過程。與小麥葉片相比,水稻葉片疏水性更強,其在高濃度下才能實現潤濕狀態(tài)轉化為Wenzel狀態(tài)。
同時,隨著TrtionX-100濃度增加,液滴在水稻葉片表面粘附力逐漸(最大值、突躍值及殘留)提升,說明其有利于其表面粘附和持留。根據表面活性劑對液滴在作物葉片表面潤濕粘附行為的影響機制,制備得到了兩種農藥增效助劑。在田間藥效試驗中發(fā)現,在農藥使用量減少25%的情況下,其防治效果依舊達到90%,實現農藥藥液有效潤濕和傳遞,以此提高農藥利用率,減少農藥用量,保障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。